這趟在日本租車自駕,深深感受到日本人確實是個「感性」民族,感是能感同身受,能感覺做了這件事是不是會帶給其他人不便,而這些都是圍繞著「禮」,形成非常有秩序、有規矩,萬事都能為別人著想的民族性。
記得幾年前第一次獨自造訪日本,在下班尖峰時刻的新宿車站,雖然人潮將這個超級大車站擠得水洩不通,神奇的是我幾乎沒有被任何一個人踩到鞋子、撞到身體,或者被不小心擋住去路,讓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。
這次有了在日本開車的經驗,我才發現,原來在日本開車跟走路一樣都是非常自在、從容的,沒有人會在後面逼車,隨意按喇叭,或者跨越中間分隔線超車。這幾天聽到的喇叭聲可能一隻手指頭算得出來,不誇張。
跟在後方的車永遠跟你保持著一定的車距,因為跟太近可能會造成對方的壓力;切換車道時還會跟你招手點頭說謝謝,雖然有點超過,不過如果不小心嚇到對方,這個動作或許就能避免接下來會發生的糾紛。
因為不想麻煩別人,也不希望自己造成對方的麻煩。
而要在日本享受自在駕駛,前提是「你也必須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」,該怎麼做才不會讓後方的車感到迷惑,保持安全車距,行駛正確車道,要打方向燈等等。這些都不只是保護自己,更是對於其他人的尊重。
如果每個人都願意為他人著想,一定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糾紛吧!這簡直是大同世界了!仔細思考,很多時候會有紛爭,都是因為我們不夠在乎別人造成的,因為我們太自私,什麼都以自己利益做為第一優先考量,別人多賺你一元就不對,別人耽誤了你一分鐘就不行。若每個人都能換個角度想,多為別人想,是不是我們就不會再說台灣是個鬼島了呢?
這幾天開車都在思考的事情。